人文学院
 首页  院部概况  学生天地  教学天地  社会实践  图片新闻  师资队伍  顶岗实习  两学一做 
 
您的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人文学院还贷宣传
2008-05-23 20:02   网络

人文学院还贷宣传

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济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中的诚信确成为了稀有资源,商业中的欺诈,各种考试的作弊,假币充斥,骗人的行为随处可见,扰乱了社会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的出现的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说文解字言都》:“诚,信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诚实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它和人类相伴而生,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诚实,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才能修养生息,繁衍延续。人的这种本真状态的生存需要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积累、经人类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的作用,积淀为一种原初的道德规范。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统而言之,诚信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境界:“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主要指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二信是大学生安生立命的关键。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据报载,某高校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准备了两万元经费奖励“零作弊”,此举确实令人哭笑不得,考试不作弊居然成为一种受到称赞的美德,这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悲哀,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悲哀。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对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中更存在严重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营造和建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风气,陶冶情操、熏陶品格,优良校风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正确行为倾向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都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说谎为最大耻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会忠于自己的承诺。所以信必有忠,忠能达信。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等行为则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的道德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贱踏。有的同学明知某同学作弊,但不予制止和报告,而是采取关键时刻写匿名信、打匿名电话的方式予以揭发,滋生不健康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角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邱处长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某高校所在地的建行也已将原来的一次受信,一贷四年改为一年一受信,一年一贷,并且将贷款额度减少了一半。

可见,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从而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个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者付出诚信,诚信者也收获诚信。诚信者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是诚信者安身立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白、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使大学生自觉建立道德防线,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从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失范状况表明,大学生诚信教育刻不容缓。针对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关健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德修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是诚信教育的一个特殊载体,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探讨适合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模式,既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

一、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展需求日益多元化,其诚信表现也有所不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然而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从社会成员来看,学生是最单纯的,助学贷款似乎不会出现诚信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很多大学,最多时放着十几份未被领取的毕业证书,这是当初申请担保贷款的大学生没有按时还贷的“证据”。据报道,我国几家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的助学贷款坏帐比例竟然平均高达1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要面对近45%的贷款学生到期时连人影都找不到的无奈和尴尬。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上海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课题组,对上海8所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现场访谈,调查内容包括考试作弊、求职履历、就业签约、论文剽窃和助学贷款等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诚信道德的主流和总体水平较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重要品质之一,诚信品质极差的只占少数,大部分学生处于中流水平。但是,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学生考试作弊、求职履历造假、就业合同毁约、助学贷款拖欠不还和论文剽窃等不诚信行为亦比较严重。大学生诚信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呈现出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即对周边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不高,而对自身个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较高;(2)部分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范畴认定不清;(3)选择诚信时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4)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失衡,且把不诚信的原因多归结为外界因素。上述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诚信问题,确实显现出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诚信危机,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这一诚信失范趋势就会更加蔓延扩展开来,反过来又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校园诚信环境和社会道德风尚,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诚信教育,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时间较短,诚信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经济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失范现象,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或违法不究等现象,使得守信者得不到相应鼓励和收益,反而不讲信用的人大行其道,在某种程度上、某些范围内成了受益者。那些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受到排挤、孤立、打击报复等。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反而被一些人认为聪明、有能耐,出现了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的消极现象,这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二)高校诚信教育的滞后

在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教育培养上,高校无疑应该是主阵地。然而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方面表现滞后,这主要包括高校诚信理论教育的滞后和诚信机制的不健全。在诚信理论教育方面,由于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信用意识的教育几乎是空白,这显然滞后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由于许多高校存在着重智轻德教育的现象,道德教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形式过于单调和说教,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而学习成绩优秀往往是学生评优、评奖、推研等的最主要依据,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一切万事大吉,这是导致大学生出现诚信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在诚信机制方面,由于国内许多大学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大学生诚信机制,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的管理、规范和约束,使得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三)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失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人们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学生认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得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拿到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才是硬的,误以为这些外显的“硬件”越多,就越有竞争力,而诚信这种与今后工作无关紧要的内隐的软件,则是可有可无的。虽然有时也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但由于经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念受到冲突,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学业与就业等的诸多压力,使得他们感到无所是从,就更谈不上把诚信作为自身人格健全的需要了。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高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学校就要发挥多方面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通过一定途径,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

(一)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意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诚信更丰富的时代内涵,高校应把“以诚信为本”的思想放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位,把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积极创造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的条件,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我校在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说教的授课方式,采取典型事例分析、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利用学校社团、勤工俭学、团日活动、共青团素质拓展等活动载体,实施人生、职业生涯导航,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感悟诚信、体验和理解诚信,进而着重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自主人格、责任能力等品质,提升诚信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自觉做到知行的统一。

(二)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通行证。我校根据大学生行为规范和诚信要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德术双馨的医学人才,已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诚信承诺书,由学生与所在学院签订并要求学生认真遵守;二为电子诚信档案,包含学生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情况、经济状况、校园卡使用记录、特别记录等,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通过电子诚信档案的建立,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督促学生能以“诚信为本”,做有诚信之人。

(三)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一方面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包括失信惩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也即褒奖机制,将大学生的诚信情况与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研究生保送等挂钩,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更着重于防患于未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行为失范和不诚实守信方面的惩罚措施,采取将所有有失信行为的大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加大其失信的成本,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做人都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我校自大学生诚信档案和诚信评价体系建立两年多来,同学们都能自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毕业学生的还贷率百分之百。

总之,大学生是青年的代表,是文明的象征,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大学生,是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者的历史使命。

诚信还贷 成功起点

——焦作大学中文系致全体贷款毕业生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

你好!

在你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背上行囊,踏上人生新的征途之际,我们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贺!此时此刻,你一定不会忘记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你解决了大学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使你顺利毕业。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为贫困学子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关爱。毕业之际,饮水思源,如期履约,按时还贷,是我们每个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同学的义务,也是对自己人生信用记录的珍爱。为此,我们向全系所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毕业生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恪守诚信、按期还款,珍爱自己的信用记录,为学弟学妹做出表率。

二、严守合约、知行统一,主动和学校、助学贷款经办银行联系,及时告知最新的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更好地实施和推广。

三、加强学习、自信敬业,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骄人的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

焦作大学中文系

二00七年五月二十日

我院07届毕业生李正立,是一名来自国家级贫困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优秀,曾荣获焦作大学2006年“感动校园”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他以其才华和品质赢得了单位的信任,成为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他一直不忘国家和学校对他学业的帮助,惦记着还助学贷款的事情。参加工作之初,他就和公司商定,让公司先拿出一笔钱帮他把国家的贷款还上。

我院于2008年3月10日组织了一场学习李正立诚信还贷的报告会,院里张玉雁书记、徐曼书记及其他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并讲了话,鼓励学生要自立自强,讲求诚信,毕业后履行自己的承诺,及时还贷,努力工作,报效国家。有几位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向李正立学兄学习的决心,自立自强,恪守诚信,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济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中的诚信确成为了稀有资源,商业中的欺诈,各种考试的作弊,假币充斥,骗人的行为随处可见,扰乱了社会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的出现的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说文解字?言都》:“诚,信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诚实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它和人类相伴而生,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诚实,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才能修养生息,繁衍延续。人的这种本真状态的生存需要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积累、经人类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的作用,积淀为一种原初的道德规范。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统而言之,诚信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境界:“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主要指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二诚信是大学生安生立命的关键。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据报载,某高校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准备了两万元经费奖励“零作弊”,此举确实令人哭笑不得,考试不作弊居然成为一种受到称赞的美德,这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悲哀,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悲哀。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对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中更存在严重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营造和建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风气,陶冶情操、熏陶品格,优良校风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正确行为倾向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都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说谎为最大耻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会忠于自己的承诺。所以信必有忠,忠能达信。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等行为则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的道德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贱踏。有的同学明知某同学作弊,但不予制止和报告,而是采取关键时刻写匿名信、打匿名电话的方式予以揭发,滋生不健康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角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邱处长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某高校所在地的建行也已将原来的一次受信,一贷四年改为一年一受信,一年一贷,并且将贷款额度减少了一半。

可见,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从而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个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者付出诚信,诚信者也收获诚信。诚信者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是诚信者安身立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白、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使大学生自觉建立道德防线,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从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失范状况表明,大学生诚信教育刻不容缓。针对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关健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德修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是诚信教育的一个特殊载体,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探讨适合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模式,既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

一、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展需求日益多元化,其诚信表现也有所不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然而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从社会成员来看,学生是最单纯的,助学贷款似乎不会出现诚信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很多大学,最多时放着十几份未被领取的毕业证书,这是当初申请担保贷款的大学生没有按时还贷的“证据”。据报道,我国几家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的助学贷款坏帐比例竟然平均高达1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要面对近45%的贷款学生到期时连人影都找不到的无奈和尴尬。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上海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课题组,对上海8所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现场访谈,调查内容包括考试作弊、求职履历、就业签约、论文剽窃和助学贷款等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诚信道德的主流和总体水平较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重要品质之一,诚信品质极差的只占少数,大部分学生处于中流水平。但是,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学生考试作弊、求职履历造假、就业合同毁约、助学贷款拖欠不还和论文剽窃等不诚信行为亦比较严重。大学生诚信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呈现出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即对周边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不高,而对自身个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较高;(2)部分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范畴认定不清;(3)选择诚信时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4)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失衡,且把不诚信的原因多归结为外界因素。上述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诚信问题,确实显现出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诚信危机,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这一诚信失范趋势就会更加蔓延扩展开来,反过来又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校园诚信环境和社会道德风尚,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诚信教育,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时间较短,诚信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经济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失范现象,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或违法不究等现象,使得守信者得不到相应鼓励和收益,反而不讲信用的人大行其道,在某种程度上、某些范围内成了受益者。那些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受到排挤、孤立、打击报复等。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反而被一些人认为聪明、有能耐,出现了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的消极现象,这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二)高校诚信教育的滞后

在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教育培养上,高校无疑应该是主阵地。然而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方面表现滞后,这主要包括高校诚信理论教育的滞后和诚信机制的不健全。在诚信理论教育方面,由于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信用意识的教育几乎是空白,这显然滞后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由于许多高校存在着重智轻德教育的现象,道德教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形式过于单调和说教,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而学习成绩优秀往往是学生评优、评奖、推研等的最主要依据,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一切万事大吉,这是导致大学生出现诚信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在诚信机制方面,由于国内许多大学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大学生诚信机制,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的管理、规范和约束,使得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三)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失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人们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学生认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得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拿到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才是硬的,误以为这些外显的“硬件”越多,就越有竞争力,而诚信这种与今后工作无关紧要的内隐的软件,则是可有可无的。虽然有时也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但由于经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念受到冲突,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学业与就业等的诸多压力,使得他们感到无所是从,就更谈不上把诚信作为自身人格健全的需要了。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高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学校就要发挥多方面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通过一定途径,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

(一)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意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诚信更丰富的时代内涵,高校应把“以诚信为本”的思想放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位,把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积极创造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的条件,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我校在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说教的授课方式,采取典型事例分析、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利用学校社团、勤工俭学、团日活动、共青团素质拓展等活动载体,实施人生、职业生涯导航,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感悟诚信、体验和理解诚信,进而着重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自主人格、责任能力等品质,提升诚信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自觉做到知行的统一。

(二)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通行证。我校根据大学生行为规范和诚信要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德术双馨的医学人才,已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诚信承诺书,由学生与所在学院签订并要求学生认真遵守;二为电子诚信档案,包含学生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情况、经济状况、校园卡使用记录、特别记录等,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通过电子诚信档案的建立,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督促学生能以“诚信为本”,做有诚信之人。

(三)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一方面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包括失信惩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也即褒奖机制,将大学生的诚信情况与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研究生保送等挂钩,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更着重于防患于未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行为失范和不诚实守信方面的惩罚措施,采取将所有有失信行为的大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加大其失信的成本,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做人都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我校自大学生诚信档案和诚信评价体系建立两年多来,同学们都能自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毕业学生的还贷率百分之百。

总之,大学生是青年的代表,是文明的象征,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大学生,是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者的历史使命。

诚信还贷 成功起点

——焦作大学中文系致全体贷款毕业生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

你好!

在你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背上行囊,踏上人生新的征途之际,我们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贺!此时此刻,你一定不会忘记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你解决了大学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使你顺利毕业。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为贫困学子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关爱。毕业之际,饮水思源,如期履约,按时还贷,是我们每个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同学的义务,也是对自己人生信用记录的珍爱。为此,我们向全系所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毕业生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恪守诚信、按期还款,珍爱自己的信用记录,为学弟学妹做出表率。

二、严守合约、知行统一,主动和学校、助学贷款经办银行联系,及时告知最新的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更好地实施和推广。

三、加强学习、自信敬业,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骄人的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

焦作大学中文系

二00七年五月二十日

我院07届毕业生李正立,是一名来自国家级贫困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优秀,曾荣获焦作大学2006年“感动校园”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他以其才华和品质赢得了单位的信任,成为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他一直不忘国家和学校对他学业的帮助,惦记着还助学贷款的事情。参加工作之初,他就和公司商定,让公司先拿出一笔钱帮他把国家的贷款还上。

我院于2008年3月10日组织了一场学习李正立诚信还贷的报告会,院里张玉雁书记、徐曼书记及其他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并讲了话,鼓励学生要自立自强,讲求诚信,毕业后履行自己的承诺,及时还贷,努力工作,报效国家。有几位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向李正立学兄学习的决心,自立自强,恪守诚信,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济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中的诚信确成为了稀有资源,商业中的欺诈,各种考试的作弊,假币充斥,骗人的行为随处可见,扰乱了社会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的出现的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说文解字?言都》:“诚,信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诚实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它和人类相伴而生,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诚实,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才能修养生息,繁衍延续。人的这种本真状态的生存需要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积累、经人类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的作用,积淀为一种原初的道德规范。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统而言之,诚信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境界:“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主要指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二诚信是大学生安生立命的关键。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据报载,某高校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准备了两万元经费奖励“零作弊”,此举确实令人哭笑不得,考试不作弊居然成为一种受到称赞的美德,这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悲哀,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悲哀。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对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中更存在严重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营造和建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风气,陶冶情操、熏陶品格,优良校风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正确行为倾向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都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说谎为最大耻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会忠于自己的承诺。所以信必有忠,忠能达信。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等行为则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的道德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贱踏。有的同学明知某同学作弊,但不予制止和报告,而是采取关键时刻写匿名信、打匿名电话的方式予以揭发,滋生不健康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角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邱处长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某高校所在地的建行也已将原来的一次受信,一贷四年改为一年一受信,一年一贷,并且将贷款额度减少了一半。

可见,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从而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个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者付出诚信,诚信者也收获诚信。诚信者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是诚信者安身立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白、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使大学生自觉建立道德防线,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从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失范状况表明,大学生诚信教育刻不容缓。针对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关健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德修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是诚信教育的一个特殊载体,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探讨适合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模式,既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

一、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展需求日益多元化,其诚信表现也有所不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然而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从社会成员来看,学生是最单纯的,助学贷款似乎不会出现诚信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很多大学,最多时放着十几份未被领取的毕业证书,这是当初申请担保贷款的大学生没有按时还贷的“证据”。据报道,我国几家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的助学贷款坏帐比例竟然平均高达1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要面对近45%的贷款学生到期时连人影都找不到的无奈和尴尬。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上海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课题组,对上海8所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现场访谈,调查内容包括考试作弊、求职履历、就业签约、论文剽窃和助学贷款等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诚信道德的主流和总体水平较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重要品质之一,诚信品质极差的只占少数,大部分学生处于中流水平。但是,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学生考试作弊、求职履历造假、就业合同毁约、助学贷款拖欠不还和论文剽窃等不诚信行为亦比较严重。大学生诚信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呈现出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即对周边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不高,而对自身个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较高;(2)部分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范畴认定不清;(3)选择诚信时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4)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失衡,且把不诚信的原因多归结为外界因素。上述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诚信问题,确实显现出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诚信危机,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这一诚信失范趋势就会更加蔓延扩展开来,反过来又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校园诚信环境和社会道德风尚,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诚信教育,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时间较短,诚信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经济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失范现象,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或违法不究等现象,使得守信者得不到相应鼓励和收益,反而不讲信用的人大行其道,在某种程度上、某些范围内成了受益者。那些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受到排挤、孤立、打击报复等。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反而被一些人认为聪明、有能耐,出现了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的消极现象,这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二)高校诚信教育的滞后

在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教育培养上,高校无疑应该是主阵地。然而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方面表现滞后,这主要包括高校诚信理论教育的滞后和诚信机制的不健全。在诚信理论教育方面,由于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信用意识的教育几乎是空白,这显然滞后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由于许多高校存在着重智轻德教育的现象,道德教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形式过于单调和说教,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而学习成绩优秀往往是学生评优、评奖、推研等的最主要依据,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一切万事大吉,这是导致大学生出现诚信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在诚信机制方面,由于国内许多大学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大学生诚信机制,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的管理、规范和约束,使得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三)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失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人们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学生认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得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拿到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才是硬的,误以为这些外显的“硬件”越多,就越有竞争力,而诚信这种与今后工作无关紧要的内隐的软件,则是可有可无的。虽然有时也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但由于经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念受到冲突,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学业与就业等的诸多压力,使得他们感到无所是从,就更谈不上把诚信作为自身人格健全的需要了。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高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学校就要发挥多方面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通过一定途径,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

(一)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意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诚信更丰富的时代内涵,高校应把“以诚信为本”的思想放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位,把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积极创造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的条件,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我校在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说教的授课方式,采取典型事例分析、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利用学校社团、勤工俭学、团日活动、共青团素质拓展等活动载体,实施人生、职业生涯导航,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感悟诚信、体验和理解诚信,进而着重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自主人格、责任能力等品质,提升诚信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自觉做到知行的统一。

(二)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通行证。我校根据大学生行为规范和诚信要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德术双馨的医学人才,已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诚信承诺书,由学生与所在学院签订并要求学生认真遵守;二为电子诚信档案,包含学生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情况、经济状况、校园卡使用记录、特别记录等,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通过电子诚信档案的建立,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督促学生能以“诚信为本”,做有诚信之人。

(三)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一方面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包括失信惩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也即褒奖机制,将大学生的诚信情况与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研究生保送等挂钩,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更着重于防患于未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行为失范和不诚实守信方面的惩罚措施,采取将所有有失信行为的大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加大其失信的成本,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做人都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我校自大学生诚信档案和诚信评价体系建立两年多来,同学们都能自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毕业学生的还贷率百分之百。

总之,大学生是青年的代表,是文明的象征,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大学生,是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者的历史使命。

诚信还贷 成功起点

——焦作大学中文系致全体贷款毕业生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

你好!

在你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背上行囊,踏上人生新的征途之际,我们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贺!此时此刻,你一定不会忘记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你解决了大学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使你顺利毕业。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为贫困学子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关爱。毕业之际,饮水思源,如期履约,按时还贷,是我们每个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同学的义务,也是对自己人生信用记录的珍爱。为此,我们向全系所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毕业生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恪守诚信、按期还款,珍爱自己的信用记录,为学弟学妹做出表率。

二、严守合约、知行统一,主动和学校、助学贷款经办银行联系,及时告知最新的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更好地实施和推广。

三、加强学习、自信敬业,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骄人的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

焦作大学中文系

二00七年五月二十日

我院07届毕业生李正立,是一名来自国家级贫困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优秀,曾荣获焦作大学2006年“感动校园”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他以其才华和品质赢得了单位的信任,成为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他一直不忘国家和学校对他学业的帮助,惦记着还助学贷款的事情。参加工作之初,他就和公司商定,让公司先拿出一笔钱帮他把国家的贷款还上。

我院于2008年3月10日组织了一场学习李正立诚信还贷的报告会,院里张玉雁书记、徐曼书记及其他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并讲了话,鼓励学生要自立自强,讲求诚信,毕业后履行自己的承诺,及时还贷,努力工作,报效国家。有几位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向李正立学兄学习的决心,自立自强,恪守诚信,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