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首页  院部概况  学生天地  教学天地  社会实践  图片新闻  师资队伍  顶岗实习  院务公开  视音频特效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视音频特效技术>>团队简介>>正文
徐鹏(主编)
2025-02-24 16:18  

主编

    

徐鹏

性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焦作大学

民族

汉族

所在省市

河南省焦作市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影视编导

电话

13639620685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2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2022年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2023年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担任《视音频特效技术》《短视频策划与制作》《影视综合实践》《影视语言》等专业课程,担任学校影视编导专业带头人,2019年获“焦作市优秀教师”称号;2023年被评为“焦作大学优秀专业带头人”。2018年获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2020年获焦作大学青年教师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2021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传播学会会员、焦作市政协智库专家、焦作市社科专家库专家。

教材编写

经历和主要成果

1)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应用文写作》,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2)河南省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视音频特效技术标准教程》,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

成果

1)2024.11,《“平台赋能、三阶贯通、多方协同”多元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

2)2023.7,《视音频特效技术》,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结项,主持;

3)2022.6,《视音频特效技术》,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

4)2023.10,《河南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主持;

5)2024.3,《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河南特色文化资源数字转型路径研究》,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在研,主持;

6)2023.1,《大数据分析视域下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视音频特效技术〉为例》,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在研,主持;

7)2024.2,《推动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河南日报(理论版),独作;

8)2024.5,《课程思政视域下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建设策略研究——以视音频特效技术课程为例》,焦作大学学报,第一,

9)2024.5,《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Pro/E应用课程为例》,焦作大学学报,第三;

10)2024.3,《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四学会”课程的实践探索——以某高职院校K学院为例》,焦作大学学报,第二;

11)2022.11,《群体分类视角下地方高校戏曲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焦作大学学报,独作;

12)2021.9,《基于深度学习的课程与思政融合构建策略》,高教学刊,独作;

13)2021.9,《陈述性教学视频中教师形象角度对学习者的影响》,焦作大学学报,独作;

14)2021.9,《河南地方戏曲融入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以怀梆为例》,教师,独作;

15)2018.12,《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展望》,焦作大学学报,独作;

16)2018.9,《文化资源产业化视域下的河南特色小镇建设研究》,农业经济(北大核心),独作;

17)2018.03,《教学视频中教师画面的形式因素分析——以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爱课程”为例》,现代教育技术(SSCI),独作。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主编《视音频特效技术标准教程》教材开发,带领编写团队深入影视制作行业调研,熟悉企业特效岗位技能需求、岗位标准和职业规范,确立了“项目导向”的教学编写原则,

一、顶层设计与体系构建

牵头制定"岗课赛证融通"开发方案,组织行业企业调研12次,分析30+岗位技能需求,确立"项目任务+任务说明+预备知识+项目实现"的内容架构;创新性融入虚拟制片、AI辅助创作等前沿技术模块,构建覆盖After Effects的标准化技能图谱;主导设计28个全新实项目案例。

二、核心内容建设

划分确定本教材7个能力模块,开发分属各模块共28个项目任务和思政主题;独立编写导论(0.7万字)、"After Effects的工作流程"(7万字)、模块五"运动跟踪"(4.6万字);主导开发28个配套教学视频资源、完成17个电子活页,设计行业认证模拟题库8套。

三、产教融合实践

引入Adobe国际认证标准,对接影视后期制作1+X证书要求,实现教材与行业标准100%对接;联合河南视海等3家企业开发8个综合实训项目,植入行业新技术规范12项;搭建教材动态更新机制,通过企业技术年报保证每版15%内容迭代更新。

四、团队管理与质量把控

组建由5名高校教师+1名企业工程师构成的编写团队,主持召开9次编审会议;建立三级质量审核体系,完成全书39万字统稿,组织3轮交叉审校,修订内容达47处;创新性采用"学生试做-教师评测-企业反馈"的立体化修订机制,收集改进建议82条。

                                

名:

2025212   

 

关闭窗口